银发消费产品供给严重不足是制约银发经济扩容的主要因素。据不完全统计,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,其中日本市场有4万多种,中国市场仅2000多种。
知名银发经济研究者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梁长玉认为,银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,促进经济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。
数据显示:截至2024年底,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.1亿,占总人口的22.0%。人口老龄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,老年人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提升,正在重构中国消费市场的逻辑。
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强调,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,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,大力发展银发经济。”中国作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,银发经济正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。
梁长玉表示,很多企业对银发经济的认知和理解不足,许多企业认为老年人消费能力弱,市场份额不大,投资回报率难以保障,或者仍然将银发经济简单的归类为养老、旅游和医疗。这些固有的认知,导致企业缺乏开拓新领域的动力,产品和服务创新乏力,难以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、高品质和专业化的产品与服务,最终形成市场供给体系和服务能力不能满足银发群体的消费需求。
“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,一头连着产业。”银发经济不仅仅是养老、旅游和医疗,而是一个多维度、涉及面广和产业链长的综合经济体系,发展银发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,既利当前又惠长远。
掘金银发经济新赛道,企业要重新认识“新老年人”群体。他们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代受益者,普遍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,拥有开放的消费心态和日益增强的数字能力,愿意了解新事物和尝试新的生活方式,在旅游旅居、健康穿戴设备、AI智能产品、适老化家居、轻医美、社交活动、运动健身和文化娱乐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潜力。
梁长玉建议,企业要把握“新老年人”群体品质化、悦己化新需求,强化产品和服务创新、打造智慧健康新业态,丰富银发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,通过供给侧创新激活银发消费市场。
梁长玉认为,顺应“新老年人”群体消费升级趋势,能找准不同年龄段老年群体缺什么、要什么,有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和服务供给,将成为企业在银发经济中的核心竞争力。
守护夕阳美好,打造朝阳产业!银发经济长期需求刚性显著,预计2030年规模将达25万亿元,到2050年将为社会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。随着“新老年”群体消费需求日趋多元,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新业态迎来高速发展。
医疗陪诊服务
每个医院都有着不同的专业优势和诊疗特长,看病怎么选?独生子女一代工作繁忙,父母就医谁来陪护?异地就医两眼一抹黑怎么办?还有医院复杂的挂号系统、跨科室就诊流程以及数字化设备的操作障碍,更是构成了老年群体的"就医数字鸿沟"。
医疗陪诊师服务顺应市场需求而生,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接受。近年来,医疗陪诊服务市场发展迅速,据专业机构预计,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100亿至200亿,从业者月收入达8000-1.5万元,高端医疗陪诊师年薪达30万元左右。
中安沪安城市运营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(COO)尹馨贤认为,医疗陪诊服务是应对现实痛点的服务,许多老人面临“看病难”,子女工作繁忙,医疗流程复杂,甚至语言障碍(异地就医)等问题,陪诊服务提供全程陪伴,包括预约挂号、陪同检查、记录医嘱,甚至心理疏导,填补了家庭照护的空白;经过专业培训的陪诊师能够掌握医疗信息,提高就医效率,是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出现的刚需,也是社会现代服务业的进步。
目前,陪诊服务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,尚存在职业认同模糊、服务标准缺失、监管体系待完善等问题,尤其是需求和供给的信息存在断流。
据了解,中安沪安城市运营管理(上海)有限公司的“医疗陪诊师在线”正在紧张的筹备当中,上线后经过规范培训的医疗陪诊师都可以免费注册,在线接单;有医疗陪诊需求的消费者可以在线查询医疗陪诊师的证书,服务评价和在线下单。
适老化产品供给
适老化产品是银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直接关系到银发族的生活质量和安全。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,推动产品提质创新,可以有效激发市场新活力。
梁长玉观察发现,结合智能技术和适老化功能的产品深受市场欢迎,家居智能设备(包括智能药盒、适老化家具、助起沙发、防滑座椅、健康监测设备等),健康穿戴设备(监测血糖、心率、血压的手表手环、AI助视眼镜、防走失定位器、助听设备等),智能护理与康复类产品,以及家居适老化改造的增长尤为突出。
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1-4月,适老化产品数量明显增长,适老化产品新增2.87万种,同比增长255.2%。其中,居家安全产品新增0.2万种,同比增长220%;健康监测设备新增0.1万种、同比增长8%。
综合来看,适老化产品和适老化改造增速显著,但供给规模和人口基数相比仍存在明显不足,市场可开发空间巨大。
兴趣创业,银发直播成为新势力
抖音、快手和视频号平台成为银发族的网上聚集地,数字经济将迎来一股不可忽视的“银发浪潮”。知名银发经济研究者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梁长玉观察发现,“新老年人”群体正逐渐成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参与者,短视频是他们融入数字社会的重要入口。
数据显示,银粉人群在抖音主应用月度活跃用户为1.74亿银,极速版为0.95亿;快手主应用月度活跃用户为0.96亿,极速版月度活跃用户为0.83亿;
一个值得关注的新现象是,银发群体正从内容消费者转变为创作者,在抖音平台60岁以上创作者累计发布超6亿条视频,获赞超400亿次。
白发人创造的流量,汇聚成真正的能量!荣获”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”集体奖的13位”银发知播”平均年龄77岁,包括院士、教授等专家学者,他们通过短视频传播专业知识,展现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。
银发网红崛起为直播带货新势力。银发网红凭借丰富的人生阅历,对科学知识的严谨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生动有趣的讲解,很快俘获了越来越多网友的心,成为直播间的一股清流。
银发直播的内容涵盖了生活趣事、家常美食,旅途见闻、非遗文化、传统手艺、时尚生活等领域,因“反差萌”效应甚至吸引了很多青少年的关注。
上海市第十三、十四、十五届人大代表柏万青,是上海家喻户晓的老娘舅“柏阿姨”,退休后在中国网商务频道《柏闻一见》栏目担任嘉宾主持,讲述中小企业的成长故事,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奔走助力。
柏万青还在抖音、视频号进行直播,以自己丰富的人生感悟解读社会现象,搭建中老年人的交友沙龙,通过内容电商帮助农产品销售,为乡村振兴贡献银发力量。
不刷题的吴姥姥在传播文化科普知识,皮肤科教授张堂德分享专业医疗内容,用户王广杰在电工领域进行公益教学,潘姥姥在大别山美景中制作特色美食……。
银发主播凭借跨越时尚、搞笑、科普等多元领域,凭借独特内容吸引着各年龄层粉丝的关注。他们最大优势是退休前都有稳定的工作,在自己的领域也有着一定成就,所以不受商家的流量裹挟,可以不问利益、不求回报,坚持做好自己。
银发主播既愉悦了自己,也帮助了别人,还给网络直播带来更丰富多元的文化生态;同时,银发主播通过直播也收获了网友的认可、点赞和转发,在数字世界里寻找到退休后的人生新价值。
银发经济正在从概念走向实践,正在促使各产业为“新老年”群体创新、创造更多的产品和服务,含“金”量正在持续攀升,前景十分广阔。